第五十一章 兵刀
武和帝将战报摔在萧煜和萧烨的脚下,面色阴沉地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两个儿子。
大殿里一时静,武和帝冷哼了一声,“问你们话呢,说啊!”
萧烨望向萧煜,萧煜只虚弱地低头咳了起来。
武和帝很耐心地等他咳完,说道,“烨儿,你先说!”
萧烨垂首道,“启禀父皇,国家有难,儿臣身为皇子义不容辞,但儿臣沉溺花草日久,如此军国大事,儿臣不敢妄议。”
“朕令你说的,不算妄议!”
萧烨顿了顿,叩首道,“儿臣以为,狼烟既起,自当发兵平叛。”
武和帝冷笑一声,顺手摔了杯子,怒道,“发兵平叛!这还用你说吗!朕问的是你如何平叛!”
萧烨一瑟缩,顿首道,“父皇息怒。”
武和帝将脸转向萧煜道,“煜儿你说!”
萧煜顿首道,“父皇,天下初定,北辽骁勇一向有南侵之野心,此番东南战乱,辽贼势必蠢蠢欲动趁火打劫,故而该严令驻守边防的范韩两位将军先给辽贼以一次痛击,打个痛快仗!”
武和帝怒道,“朕问你东南,没问你西北!”
萧煜道,“东南虽急,却没有西北之悍,我大周西北之胜,一则给辽贼个教训,令其不敢轻举妄动,从而为父皇赢得放开手脚收拾东南的时机,二则,以西北如狼似虎之勇悍,尚不敌我大周之铁骑,胡论东南一隅的几处叛众毛贼?自可振奋士气,震慑叛贼。”
武和帝道,“那煜儿想过没有,东南叛军以一日千里之势如火如荼,我大周□乏术,等不及了!”
萧煜复又咳,萧烨望了望他,欲语还休。武和帝道,“你想说什么,说!”
萧烨道,“父皇,三皇兄要先安定西北自是对的,只是以战求和,万一不能快胜,陷入胶着,又给东南那边以可乘之机,不如贿之以金银安抚之,签约求和,调动部分兵力以助东南,先除了内忧,再解决外患。”
武和帝“嗯”了一声,没了下言。
萧煜咳稍喘歇,与萧烨面面相觑,不知武和帝意欲何为。
武和帝语音柔和下来,“你们两个别跪着,起来吧。”说完,便令四喜看座上茶。
两个人忐忑恭谦地坐下,接了茶亦不敢喝。武和帝温声道,“父皇刚才也是急怒攻心,内战一起,东南百姓身受荼毒啊!”
兄弟俩低声称是。武和帝道,“此番东南楚越叛乱,官军几次与之交锋,均以败北告终,再不派重兵剿灭遏制,怕是我大周锦绣江南鱼米之乡尽落入敌手。烨儿说的有理,朕也觉得与北辽议和,倾力对付江南,可解燃眉之急。”
萧煜淡淡笑了笑。
武和帝很是亲切和蔼地对萧煜道,“煜儿所言也未尝不可,只是怕南北战火同起,民生畏惧,人心慌乱.依煜儿看,派谁去东南剿乱最合适?”
萧煜虚咳了两声,“父皇,儿臣举荐韩寄将军。”
武和帝道,“烨儿以为呢?”
萧烨道,“三皇兄所言甚是。韩将军治军严谨,骁勇缜密,确是不二良选。”
武和帝道,“明日早朝,再与众臣商议。只是此次战乱非同小可,不惟杀戮,还要安抚,要让东南百姓既睹天威,又感天恩才是,”说完武和帝长长叹了口气,“朕这身体,想亲征也是不能了,如今国难当头,你们两个谁替父皇去?”
一时三人皆沉寂。
萧烨缓声道,“三皇兄英武沉稳,曾在西北历练,又熟知各地政要,儿臣以为三皇兄定能偿父皇雷霆雨露恩威并济之心愿。”
武和帝面露微笑,亲切地道,“煜儿以为呢?”
萧煜以拳覆唇,低头轻咳,谦卑地道,“父皇,儿臣原不敢辞,只是如今沉屙缠身,有心而无力,而五弟年轻,正该历练,见惯风花雪月,感受下沙场征伐,温文儒雅处变不惊方为我大周皇子的风采气度,再说南越为贵妃故乡,兵刀血火,百姓水深火热,内心凄惶,难免对官府心存犹疑,由五弟出面安抚,自可镇定人心。”
武和帝“嗯”了一声,转头对萧烨道,“烨儿觉得呢?”
萧烨面露难色,低头道,“父皇,而今天下流言四起,儿臣,当避嫌。”
武和帝作色道,“避什么嫌,你是朕大周皇子,区区流言,有什么好避嫌的!”
萧煜道,“五弟此去东南,收拾好叛军,安顿好百姓,舒父皇之忧,解家国之难,天下赞赏仰望,将不复再有流言,故而五弟当振作才是。”
武和帝道,“你三皇兄说的是,不过煜儿你这身体,也要好好调理了,年纪轻轻的,也不要一蹶不振。”
萧煜垂首道,“是。”
从皇宫里出来的时候,已过三更,飞雪还在落,吴王萧烨披着狐裘,恭恭敬敬地向萧煜行礼道别。
一张清雅的脸美若月光,一身温润的书卷气,彬彬有礼,纯良谦卑。
萧煜拍了拍他的肩,两人於飞雪中相顾望着,各自微笑,弯腰上轿。
静寂的夜,萧煜的咳声空空洞洞地荡在飞雪长街。他靠在软座上,闭上了眼。
这个弟弟,因一贯得父皇青睐,他这些年也是十分宠爱善待的,要讨父皇欢喜,他自不会苛待自己的任何一个兄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