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8章(1 / 2)

仙路烟尘 管平潮 2551 字 4个月前

海观尽头天作岸﹐山登绝顶我为峰。

──佚名

待醒言心中惊觉自己刚与一位高士觌面相失﹐再赶上前去时﹐却发现﹐方才那位踏歌而来的年长道人﹐现已是踪影皆无﹐便似凭空消失了一般﹗

“呀﹗如此神仙手段﹐我却失之交臂﹐可叹﹐可叹﹗──看来﹐还是俺福缘不够啊~”

山道岑寂﹐唯见天边白云悠悠。看着眼前这空无一人的石径﹐醒言颇有些怅然若失。

少年现在站立的这条石道﹐正在山体树林的一侧﹐右手边无遮无拦﹐这山风便有些猛烈。在这荒凉石道上站了一时﹐少年觉着这这山风吹衣﹐竟有些寒凉。想起那还在半山亭中歇息的陈子平﹐醒言也只好怏怏而返。

……

便在少年方才怅望的石道左侧树林中﹐却有一位年长道人﹐正坐在草间一块青石上﹐脱履摩足不已。只听他唉声懊恼道﹕

“唉﹗真不该只贪着近路﹐结果却被石头崴着脚﹐倒要歇上好多时……晦气晦气﹗”

……且不提这林中崴脚道人﹐再说那醒言陈子平二人﹐又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攀爬﹐终於到了那上清宫的山门处。只见一座古旧的石门﹐矗立在通往罗浮山四座主峰的岔路处。这座高大的石牌门﹐造型质朴﹐上面并未镶饰什么花纹﹐只是简简单单在门顶牌额上书着四个钟鼎篆字﹕

“罗浮上清”

有些出乎醒言意料的是﹐这么一个名冠天下第一教门﹐其石牌门面﹐竟似是多年未曾维葺清理过﹐山门两边的石柱左近﹐杂草丛生﹔两根石柱﹐经了这么多年山间风雨的侵袭﹐其上多有风化剥落之处。那些个侵蚀而成的石凹里﹐竟还生长着几株青草。

不过﹐也正因为这样的古旧﹐才让醒言立即联想到﹐这罗浮山上清宫悠远的历史﹐深厚的根基。也许﹐正是这样的不事修整﹐让这石门略带一些残破﹐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古老气质。这反而比那些新兴教门焕然一新的光鲜修饰﹐更让人肃然起敬﹗

──待入得这上清石门﹐跟着陈子平攀上那飞云顶所在的罗浮山主峰飞云峰之时﹐醒言才知道﹐什么是洞天境界﹑什么是神仙气象﹗

初从岔路登上飞云峰之后﹐醒言发现这山道较之前更为险峻。有些地方的石道﹐常常只有一人多宽﹐外侧便是那深不见底的山渊。更有一段石阶﹐从下面望去﹐便似是凭空粘粘在那陡立的峭壁危崖上一般﹐上下全无依着。

饶是少年胆大﹐待他初次看到这条危道之时﹐却也是不寒而栗。尤其当他走在这段凌空石阶上时﹐只觉得这眼前层迭的万山﹐似乎都扑面而来﹐那气势﹐着实让这位年少的罗浮初诣者凛然不已。

据陈子平说﹐原先在这飞云峰开辟山道之时﹐开山匠人行到此处﹐发现这山势实在太过险峻﹐难有附着之处﹐甭说开凿道路﹐便连靠近都很困难。山路修到这儿﹐似乎便成了绝路。正当众人束手无策一筹莫展之时﹐却有一位上清宫的前辈高人﹐施大法力﹐凭空在这岩刀削斧砍一般的直立岩壁上﹐硬生生拉出一条盘旋蜿蜒的石阶──

虽然路开出来了﹐也算能畅行无阻﹔但这条石道毕竟是悬在半空中﹐行走之人﹐一想到自己正上不着天﹐下不着地﹐一个不妥﹐便是阴阳两隔──这滋味实在是让人心惊胆战。因此﹐常需在这条凌空石阶上行走的上清门人﹐便管这段凌空的石道﹐叫作“神鬼路”﹔成神成鬼﹐便看能不能走过这条险道。那初入上清宫的弟子﹐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﹕若经得这条“神鬼路”﹐去那上清宫参谒过三清祖师像之后﹐才算证明自己道心坚固﹐从而正式成为一名真正的上清门人。

等诚惶诚恐的走过这条“神鬼路”﹐再向上攀得一阵﹐醒言便突然发觉﹐自己的身边﹐竟似是有丝丝缕缕的雾气﹐在不住的氤氲浮动。觉察出这异状的少年﹐忍不住回头看了一下──这回头一望看到的景象﹐醒言终身也难忘记﹕

此时这眼前的群山之中﹐到处都是弥漫着白色的云翳。这充塞天地的山岚﹐正在不住的蒸腾翻涌﹐便似是那云海一般﹐辽无际涯。在这不断飞动变幻的廓潦云海之中﹐正有三座苍秀的峰屿﹐任这排空而来的云潮奔涌冲刷﹐只是在那里岿然不动。在这漫天云岚的簇拥下﹐这浮动在云海之上的三山﹐便似那传说中海外的瀛洲仙岛一般﹐如真如幻。

此刻﹐那天外射来的纯净阳光﹐正斜照在这三峰之上──便照得这几座云海中的仙岛﹐遍体通明﹐熠熠闪耀着圣洁的光华。

现在﹐醒言正立於这云海之上﹐看乱云飞渡﹐看峰屿沉浮﹐一任这高山上的泠风飒飒吹衣──这一刻﹐少年便似乎觉得自己已是那天上的仙人﹐渺渺乎不知其所自﹐茫茫乎不知其所已﹐恰似漫步云中﹐凭虚御风﹐飘飘乎直欲破空而去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