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当醒言在那船边吟诵之时﹐众人尽皆紧紧盯住他的后脑勺﹐都想等他转过身来﹐仔细瞅瞅这位气势十足的少年﹐倒底长成啥模样──刚才光顾哄笑﹐还真没人留心这貌不出众的粗衣少年﹐具体长啥模样。
终於﹐在众人瞩目之中﹐吟诵完毕的少年缓缓转过头来──却见他一张脸正笑得稀烂﹐讨好的望向刚才那位羽扇摇摇的富家子弟﹐讪笑着征求他的意见。
这场景许是与预想的反差太大﹐大伙儿一时竟没反应过来。不过﹐醒言那满脸谦恭无比的笑容﹐和那打着几块补丁的粗布衣裳﹐很快让这些习惯趾高气昂的船客恢复了正常。这些自信的船客都相信﹐刚才看那小子威势十足﹐只不过是自己的眼睛被这日光一晃而产生的错觉。只见那位秋扇公子装模作样的摇头晃脑一番﹐最后给出评语﹕“还行﹐字数对头﹐只比我那诗稍微差上一截﹔不过已经很不错了﹗”
见这场风波已经平息﹐醒言便回到居盈的身边。小姑娘那壁厢却一脸不高兴﹐奇怪醒言为何与这帮人如此客气。倒是醒言淡然一笑﹐告诉她不必与这些人计较﹐否则没的坏了他俩的游兴。闻听此言﹐居盈这才释然。
其实少年心里还有一个原因并没有告诉她﹐那就是他其实已经习惯这样的谦恭了。毕竟自己只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山郊穷苦少年﹐又有多少资格可以与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富家子弟计较呢﹖只是﹐聪明的醒言看得出这位纯真的少女﹐对他卑微的身份并没有什么感觉﹐因此也就不必多言﹐免得又闹出另一场风波。
一般船到罗星山﹐这鄱阳湖中的景子基本就算看全了。於是这画船便转过舵来﹐调头缓缓向南矶岛返航。
远远可以望见南矶岛葱翠的树影时﹐醒言不免又想起那水中居的清蒸鲥鱼﹐真个是唇齿犹香。正在回味美味﹐却又想到这鲥鱼倒还有个典故﹐开始只惦记着美食﹐倒忘了讲给居盈听了。这时正好讲给少女听﹐也好冲淡罗星石岛那一场不愉。醒言便开始兴致勃勃的把这个刚想起来的典故﹐给身畔的少女娓娓道来﹕
这鲥鱼因为腹薄如刃﹐鳞粗而光亮﹐浑身色白如银﹐古时亦称其为“银光鱼”。与其他地方的鲥鱼不同﹐这鄱阳湖的鲥鱼奇就奇在﹐它那晶莹的额前有一点嫣红﹐鲜亮通透﹐煞是好看。据说上古时这鄱阳湖的鲥鱼也和普天下的鲥鱼一样﹐额前光洁如镜﹐本无红点。相传后来大禹治水之时﹐有个唤作“无支祁”的妖怪﹐在长江中游鄱阳湖附近为害作乱﹐堵塞水路﹐引得这鄱阳湖也是洪水滔天﹐淹死了许多百姓﹐把这方圆数百里之内俱都变成泽国。大禹闻听妖怪恶行﹐便去请得神兵天将前来襄助。只见那天将一斧砍去﹐便将这堵塞的长江劈开一条通路﹐水路复畅﹐这鄱阳湖的洪水也便得泻去。
只是许多年后﹐那妖怪无支祁却又死灰复燃﹐卷土重来﹐在这鄱阳湖中兴风作浪﹔湖面上整日里都是浊浪排空﹐渔人们根本无法下湖捕鱼﹐顿时失去了赖以为生的生计。传那东海龙王得知之后﹐便派他的太子小龙王前来鄱阳湖镇妖安民。因其功勳甚着﹐这小龙王后来便被天庭封为“四渎龙神”﹐掌管“长江﹑黄河﹑淮河﹑济水”四大水脉﹔而与长江声息相通的鄱阳大泽﹐也便成了这四渎龙神的一处洞府。打这以后﹐东海老龙王每年四五月间﹐便派鲥鱼精捎带家书给这小龙王。家书递达之后﹐四渎小龙王便会用朱笔在这鲥鱼头上点上一点﹐作为它已将家书送到的凭证。
此后﹐那送信鲥鱼的子子孙孙便在这鄱阳水泊中代代繁衍﹔这些鄱阳湖后裔们也变得与天下其他水泽的鲥鱼不同﹐额头上都生出一个鲜亮通红的圆点。